“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9月16日的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在青春學子祝福的歌聲中,90歲高齡的著名油畫家馬常利切開了生日蛋糕。當天,“山河情——馬常利油畫藝術展”正式面向公眾開放,展出了馬常利1956年至今創作的一百多件油畫作品和二十餘幅手稿。“藝術無止境,我還在做一些努力,只要身體條件允許。”馬常利說道。,馬常利是新中國最早成長起來的一代油畫家,也是最早走上油畫民族化道路的藝術家之一。他的藝術之路,離不開徐悲鴻的慧眼識珠。據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主任張路江介紹,馬常利於1949年8月參加國立北平藝專(中央美術學院前身)的招生考試,考前只上過一星期的補習班。考試時他畫的石膏像暗部很黑,但時任校長徐悲鴻卻看出了他的藝術潛力,“這孩子敢畫,膽子大好培養”,將他錄取了。,1953年,馬常利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繪畫系,並留校任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馬常利就以優美而富於詩意的畫風馳譽畫壇。1980年以後,馬常利醉心於風景,借用山河大地來傳達他的“心靈之歌”。本次展覽展出的作品依照畫家人生軌跡,分為西藏、新疆、大慶等7個板塊陳列,全面反映了馬常利的藝術發展脈絡和繪畫成就。,一幅幅畫作,一串串腳印。展覽展出的許多經典油畫作品,都來自馬常利深入生活的實踐。1956年,西藏和平解放不久,馬常利應解放軍總政治部邀請前往西藏,以備1957年參加解放軍建軍30年美展。他與當地藏民同吃住,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樸實熱情,也驚訝於舊社會的陳腐。他先後創作了《解放軍與藏民》《幸福之路》《高原青春》等反映當時社會狀態,表現農奴翻身做主的作品,還曾到四川阿壩、青海等藏區體驗生活,創作了《草原上》《高原情》等表現藏民生活的作品。,1964年正值我國在北大荒發現大油田並成功開採之際,文化部派出中央文藝慰問團赴大慶油田慰問演出。馬常利深入井隊與工人同吃、同住、同勞動,深切體會到石油工人頂風雪、冒嚴寒,在高聳的井架上熱火朝天地鑽探石油的豪邁之情,塑造了一批“鐵人”般的石油工人。此次展覽也展出了他里程碑式的油畫《大慶人》。,“油田初建時期,條件極其惡劣,冬季嚴寒,最低溫度可達零下三十多度,鑽井工人露天作業,呼出的哈氣在皮帽上都結成層層冰碴。”談起《大慶人》的創作過程,馬常利回憶道,“到了炎熱的夏天,成群的文字叮咬人,苦不堪言。我以鑽井工人接班前的一剎那情景為素材,塑造了幾個工人的形象,犹如高聳的鐵塔,迎着風雪屹立在雪原上。”,時間來到1975年至1977年,馬常利曾三次赴山西,河南等太行山區體驗生活,了解山區农民修建“紅旗渠”水利工程。他前後連續創作了《轉戰太行》《太行晨曦》《秋歌》三幅作品,從多方面表現农民的颯爽英姿以及辛勤勞動所獲得的成果。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馬常利開始逐漸轉向風景畫創作,把西方印象派的技巧精粹與東方藝術的寫意抒情相融合,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馬常利先生總是懷着真摯的情感走近風景、走向生活,真切地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機。他用畫筆為祖國山河所作的描繪,彰顯出中國油畫家的文化情懷。”中央美術學院院長范迪安說道。在展覽舉辦的同時,馬常利向央美捐贈了10件代表性的藝術作品。展覽將持續至10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