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5月25日  
據介紹,麵塑俗稱面花、禮饃,為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是一種發源於中國,並傳至東南亞的民間藝術門類,用於孩子滿月、婚俗節慶等。西安麵塑製作技藝為西安市市級非遺項目,在我市鄠邑、周至、藍田、高陵、臨潼、長安、閻良、蓮湖等地區依託當地民俗活動、婚喪、孩子滿月、老人過壽等廣泛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麵塑藝術作為一項民間傳統技藝的遺存,依託於民俗活動而生,與其他民間技藝一起承載着厚重的民俗價值,同時又是一門心手合一的技藝。本次面花(塑)主題展覽的展品近80件,由我市各區縣推選出面花(塑)代表性傳承人以及面花(塑)愛好者24人歷時一個月精心製作,超大龍舟、紅樓夢燈謎……一件件作品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關中地區這一傳統手藝的內涵。展覽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反映中華傳統節日特徵、地方風俗、人生禮俗的作品;二是展示新農村新生活狀態,突顯農耕文化文明的作品;三是展示原有傳統面花(塑)在材料、造型等方面有創新的作品。此外,在開幕式當天,面花(塑)代表性傳承人向觀眾展演展示麵塑技能,一個麵糰在他們手中幾經捏、搓、揉、掀,靈巧地點、切、刻、划,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這些個作品犹如靈動的活物,遠遠超越了食用的價值,成為傳遞遠古文明信息,解讀傳統文化的符號。(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職茵),編輯:
王嘉, 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來臨之際,“2023年文化館服務宣傳周”活動期間,由西安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西安市群眾藝術館、西安市非遺保護中心承辦,西安市非遺博物館、各區縣非遺保護中心協辦的“‘加強非遺保護傳承守護共有精神家園’2023年西安市優秀非遺項目面花(塑)主題展”在MOMOPARK藝術購物中心開展,將持續至6月6日。, 據介紹,麵塑俗稱面花、禮饃,為漢族民間傳統藝術之一,是一種發源於中國,並傳至東南亞的民間藝術門類,用於孩子滿月、婚俗節慶等。西安麵塑製作技藝為西安市市級非遺項目,在我市鄠邑、周至、藍田、高陵、臨潼、長安、閻良、蓮湖等地區依託當地民俗活動、婚喪、孩子滿月、老人過壽等廣泛存在於人們的生活之中。麵塑藝術作為一項民間傳統技藝的遺存,依託於民俗活動而生,與其他民間技藝一起承載着厚重的民俗價值,同時又是一門心手合一的技藝。本次面花(塑)主題展覽的展品近80件,由我市各區縣推選出面花(塑)代表性傳承人以及面花(塑)愛好者24人歷時一個月精心製作,超大龍舟、紅樓夢燈謎……一件件作品生動形象地反映了關中地區這一傳統手藝的內涵。展覽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是反映中華傳統節日特徵、地方風俗、人生禮俗的作品;二是展示新農村新生活狀態,突顯農耕文化文明的作品;三是展示原有傳統面花(塑)在材料、造型等方面有創新的作品。此外,在開幕式當天,面花(塑)代表性傳承人向觀眾展演展示麵塑技能,一個麵糰在他們手中幾經捏、搓、揉、掀,靈巧地點、切、刻、划,頃刻之間,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便脫手而成,這些個作品犹如靈動的活物,遠遠超越了食用的價值,成為傳遞遠古文明信息,解讀傳統文化的符號。(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職茵), 這件麵塑,在當天開幕的2023年西安市優秀非遺項目面花(塑)主題展中顯得別出心裁,“曹雪芹的這首詩,作為謎面出現在《紅樓夢》的二十二回,多被認為索引了寶黛釵三人的最終命運。能把賈府元宵節猜燈謎的場景藉助面花技藝呈現而出已經很不容易了,作者還能用纖秀的字跡在作品上寫出‘荷花出水喜相逢’這幾個字,為‘聽曲文寶玉悟禪機制燈謎賈政悲讖語’點睛,真的很有文化、很有構思。”覃先生說。,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恭弘=叶 恭弘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5月23日,在西安MOMOPARK藝術中心,觀眾覃先生對着一件麵塑作品,讀出了曹雪芹的詩。, 傳統面花作品吸引年輕人駐足觀看。 (記者尚洪濤攝), “有眼無珠腹內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恭弘=叶 恭弘落分離別,恩愛夫妻不到冬……”5月23日,在西安MOMOPARK藝術中心,觀眾覃先生對着一件麵塑作品,讀出了曹雪芹的詩。
2023年05月13日  
編輯:
王嘉, 西安小雁塔(五月八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作為西安文化地標之一的小雁塔,位於西安市友誼西路薦福寺內,始建於唐中宗景龍年間(707年-710年),為保存唐代高僧義凈帶回的佛教經卷而建,是唐代密檐方形磚塔中最早的一例。小雁塔原有15層,現存13層,高43.4米,歷經1300多年,至今整體完好,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小雁塔塔形秀麗,是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融入漢族文化的標誌性建築之一,與薦福寺鐘樓內的古鐘一起形成了“關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鐘”。(據新華社), 歷史上,大雁塔曾是唐朝新中進士的題名之地。許多詩人登臨大雁塔時也都留下傳誦至今的佳句,“高標跨蒼穹”的氣魄、“塔勢如湧出”的宏偉、“萬古青濛濛”的景色,千年後依舊使人感到親近。時光流轉,如今的大雁塔已成為古都西安的象徵,四季遊人如織。, 西安小雁塔(五月八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劉瀟攝), 作為西安文化地標之一的大雁塔,始建於唐高宗永徽三年(公元652年),經歷代維修,現存塔為明代修復。大雁塔是建於方形磚砌塔基之上的七層四方形磚塔,通高64.1米,作為現存最早、規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樓閣式磚塔,是佛塔這一印度佛教的建築形式隨着佛教傳入中原地區並中國化的典型物證,在佛教傳播史上具有重要地位,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塔下的《大唐三藏聖教序》和《大唐三藏聖教序記》碑文記述和佐證了大雁塔與絲綢之路佛教傳播的歷史。, 西安大雁塔及周邊城市景色(五月一日攝)。(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雄踞關中平原中部,北望蒼莽黃土高原,南依巍峨秦嶺,西安,作為一座擁有3100多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先後有十三個王朝在此演繹了無數的悲歡離合。一個個文化地標,記錄著這座城市在歲月長河中的絕代風華,流淌着生生不息的歷史文脈。, 西安大雁塔及周邊城市景色(五月一日攝)。(新華社發鄒競一攝)
2023年05月10日  
“為中亞五國更多商貿物流企業做好服務”, 中國水利水電第三工程局黨委工作部主任史敏超說:“我們國家是中亞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國之一,中國—中亞合作潛力巨大。這次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舉行,必將有力促進中國與中亞五國密切的貿易合作關係。”市民李先生表示,“中國—中亞峰會在西安召開,讓大家覺得中國和中亞各國的聯繫更加緊密了,希望中亞國家的人民可以來西安旅遊、投資,感受西安的美景,體會西安的風土人情,西安歡迎您!”, “中國—中亞峰會為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將發揮重要推動作用。聽說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盛會將在西安舉辦,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西安,身為西安市民,我覺得特別激動、自豪、驕傲,我們會張開雙臂喜迎八方來客。”市民劉先生說。“希望這種交流和合作能越來越多,以旅遊和文化為紐帶,鞏固我們和中亞國家人民的友誼和互信,預祝這次盛會舉辦成功。”市民金先生說。, 西安世博園遊客服務中心接待員閆英表示,中國—中亞峰會即將在西安舉行,對於西安這座城市意義非凡,也讓全體市民倍感榮耀和喜悅。作為一名服務業從業者,自己將和全行業同仁一起努力,扮靚城市顏值,以文明的國際化城市形象迎接中亞朋友們的到來。, 張開雙臂迎接八方來客, “中國—中亞峰會為打造中國—中亞命運共同體將發揮重要推動作用。聽說這樣一個全球矚目的盛會將在西安舉辦,讓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西安,身為西安市民,我覺得特別激動、自豪、驕傲,我們會張開雙臂喜迎八方來客。”市民劉先生說。“希望這種交流和合作能越來越多,以旅遊和文化為紐帶,鞏固我們和中亞國家人民的友誼和互信,預祝這次盛會舉辦成功。”市民金先生說。, 8日上午,中國—中亞峰會將於5月18日至19日在陝西省西安市舉行的消息發布后,西安社會各界反響熱烈。廣大市民紛紛表示,峰會在西安舉辦,既是城市的榮耀,也是每一個市民的驕傲。在這個全球聚焦的時刻,大家將积極行動起來,喜迎峰會,向世界展示西安魅力。, 廣大市民喜迎峰會 向世界展示西安魅力, 古絲綢之路起點長安 進入“西安時間”, 廣大市民喜迎峰會 向世界展示西安魅力
2023年05月10日  
編輯:
王嘉, 昨日,以“家教伴成長德潤千萬家”為主題的《習近平走進百姓家》暨2023年曲江新區職工讀書分享會在西安故京驛最美職工書屋舉行。本次讀書活動旨在有效激發乾部職工的閱讀熱情,引導大家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孫歡主辦方供圖),編輯:
王嘉
2023年04月21日  
自2022年以來,秦華燃氣集團配合西安市各行政區開展老舊燃氣管網摸底調研,對20年以上老舊小區、未滿20年但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大隱患的小區進行全面梳理,已完成對華奧太白花園等4個老舊小區庭院燃氣管道及600餘戶用戶的戶內設施更新。,編輯:
王嘉, 燃氣管網是重要的城市基礎設施,它的安全運行承載着城市穩定發展和人民安居樂業。記者了解到,此次老舊燃氣管網改造項目總計更換庭院燃氣管道18.5公里,更換燃氣立管22.6公里,並對7531戶戶內燃氣設施、燃氣計量表及橡膠軟管表進行更換。新更換的物聯網燃氣計量表也給群眾帶來便利,市民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繳費購氣。, 自2022年以來,秦華燃氣集團配合西安市各行政區開展老舊燃氣管網摸底調研,對20年以上老舊小區、未滿20年但運行過程中存在較大隱患的小區進行全面梳理,已完成對華奧太白花園等4個老舊小區庭院燃氣管道及600餘戶用戶的戶內設施更新。, 2023年西安秦華老舊管網更新改造工程啟動, 西部網訊(記者馬晴茹)4月19日上午,位於未央區棗園小區的城市燃氣管網老化更新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獲悉,這標志著西安城投秦華燃氣集團2023年庭院內燃氣管網改造項目施工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秦華工作人員施工現場, 西部網訊(記者馬晴茹)4月19日上午,位於未央區棗園小區的城市燃氣管網老化更新改造項目正式啟動。西部網·陝西頭條記者獲悉,這標志著西安城投秦華燃氣集團2023年庭院內燃氣管網改造項目施工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2023年04月12日  
編輯:
趙鵬, 視頻來源:西安廣播電視台, 視頻來源:西安廣播電視台
2023年04月06日  
編輯:
趙鵬, 視頻來源:西安廣播電視台, 視頻來源:西安廣播電視台
2023年04月05日  
錯峰祭掃,安全出行, 提倡廣大市民通過社區公祭、鮮花換燒紙、絲帶寄哀思、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等文明簡約、綠色環保的祭掃方式祭奠故人、慎終追遠,积極營造文明有序的祭祀環境。市民可使用互聯網或“西安”手機APP訪問“西安市殯葬服務平台”通過殯葬服務機構網站及微信公眾號選擇代客祭掃、網上祭奠等便民、暖心的網絡祭掃服務。, 2023年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緬懷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文明、低碳、綠色、節儉的殯葬祭祀新風,提升西安文明形象,現就清明節期間文明祭祀相關事宜公告如下:,
綠色清明,文明祭祀, 廣大市民朋友們:, 2023年清明節即將到來,在這緬懷先烈、祭奠逝者、追思故人的傳統節日,為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文明、低碳、綠色、節儉的殯葬祭祀新風,提升西安文明形象,現就清明節期間文明祭祀相關事宜公告如下:, 西安網訊(記者 馬瑩 實習記者 紀申華)近日,西安市民政局等7部門發布《2023年清明節文明祭祀公告》,倡導文明、低碳、綠色、節儉的殯葬祭祀新風。, ,
2023年03月17日  
編輯:
王嘉,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恭弘=叶 恭弘總關情。紮根基層14年,白利娟把自己牢牢地釘在了這片最有養分的土壤里,她走過社區的大街小巷,收集民情、調解矛盾、圓夢心愿……她聚焦“一老一小”等群體的需求,藉助“三單制”模式,為轄區行動不便、獨居老人、貧困群眾等群體,提供精準化、多元化、專業化服務,讓居民的“關鍵小事”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迴音。多年來,白利娟還始終奔走在志願服務的道路上,參加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志願服務活動,一路上收穫的感動與快樂都鐫刻在她的心裏。她不僅投身公益志願活動,還通過公益活動將宣講帶進農村、帶進小區、帶進居民家中,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當好“傳聲筒”,“聲”入基層千萬家,讓群眾實實在在感受到黨的好政策,這是陝西好人白利娟最真實的心聲。“我要一直做好‘吹號手’,讓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基層落地生根,為萬千群眾帶來更多幸福。”白利娟說。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拓玲, “她的宣講沒有多少華麗的詞語,很容易引起大家的共情。尤其是她講自己的基層工作時,用最接地氣的大白話、真實的故事案例,贏得了大家發自內心的認可。”黨員鄭大叔說。,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恭弘=叶 恭弘總關情。紮根基層14年,白利娟把自己牢牢地釘在了這片最有養分的土壤里,她走過社區的大街小巷,收集民情、調解矛盾、圓夢心愿……她聚焦“一老一小”等群體的需求,藉助“三單制”模式,為轄區行動不便、獨居老人、貧困群眾等群體,提供精準化、多元化、專業化服務,讓居民的“關鍵小事”事事有着落,件件有迴音。多年來,白利娟還始終奔走在志願服務的道路上,參加過無數大大小小的志願服務活動,一路上收穫的感動與快樂都鐫刻在她的心裏。她不僅投身公益志願活動,還通過公益活動將宣講帶進農村、帶進小區、帶進居民家中,把黨的二十大精神送到了居民的心坎里。, 宣講會上,白利娟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這一主題,結合自身工作實際,運用基層工作這個“小切口”帶動“大宣講”,分享自己從事社區工作14年來的點滴故事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的所思所悟。“作為一名基層黨組織書記,既是為人民服務的排頭兵,又是紅色引擎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她在宣講中說,“要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自己的精神食糧,繼續依託‘民有所呼、我有所行’黨建服務品牌,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黨群服務中心、紅色會客廳等陣地建設為契機,在民生保障、精神文明建設、環境治理等工作上下足功夫,不斷提升社區服務水平,讓居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可持續。”, 近日,白利娟一直忙碌在基層一線,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從紅色會客廳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從黨群服務中心到市民教育體驗基地,從書記為民服務室到銀髮智庫……處處都留下了她精彩宣講的身影。, “黨的二十大召開后,經過多次反覆研讀習近平總書記的報告,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們黨始終堅持為人民謀幸福這條主線不動搖,這讓我更加堅定永遠聽黨話,永遠跟黨走的決心。”陝西好人、“秦人之星”道德典型宣講團成員白利娟對記者說,“正是因為深知自己肩頭的職責,我更要當好黨的‘傳聲筒’,讓黨的好政策、好聲音飛入千家萬戶。”, 近日,白利娟一直忙碌在基層一線,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分享自己的感受和體會。從紅色會客廳到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從黨群服務中心到市民教育體驗基地,從書記為民服務室到銀髮智庫……處處都留下了她精彩宣講的身影。
2023年02月23日  
打造便捷高效的軌道交通網方面,將圍繞建設“軌道上的西安都市圈”,保障地鐵1號線三期、16號線一期2個在建項目施工進度,推進地鐵11號線規劃研究工作,地鐵1號線三期全線已進入動車調試階段,計劃年內通車運營,16號線一期預計今年上半年通車運營。同時,編製完成了西安都市圈市域郊鐵路規劃,西戶鐵路客運專列通車運行,進一步拉近西咸新區與西安主城區的時空距離。推動西安-咸陽兩市交通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快推進兩地公共交通乘車同步對等優惠工作,目前已完成系統技術升級改造準備。, 2022年外環高速南段建成通車,西安外環高速大環線實現全線貫通,京昆高速改擴建項目主線右幅全面通車,連接西安繞城高速與連霍高速的重要通道西安至興平高速改擴建項目順利開工建設,西戶快速路項目進展順利,211國道保安村至灃峪口公路、312國道羅李村至井王村段一級公路改擴建工程、周至縣楊啞路改建工程等項目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兩地互聯互通對外交通骨架基本成型。, 一張藍圖、一體規劃、同網建設、無縫對接。以打造“互聯融合的公路交通網、便捷高效的軌道交通網、綜合質優的航空運輸網”為總體目標,西安-咸陽基礎設施未來將形成全力推進公路、軌道、航空運輸等綜合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 在打造互聯融合的公路交通網方面,統籌西安與咸陽道路資源,加快構建互聯互通的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全力推動西咸一體化涉及的5條高速,包含外環、京昆、西興、周乾、延西等高速,211國道、312國道以及西戶路快速路項目實施。,
綜合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 一張藍圖、一體規劃、同網建設、無縫對接。以打造“互聯融合的公路交通網、便捷高效的軌道交通網、綜合質優的航空運輸網”為總體目標,西安-咸陽基礎設施未來將形成全力推進公路、軌道、航空運輸等綜合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 過去一年,在助推西安-咸陽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方面,西安市交通局強化橫縱合作、堅持項目引領、持續加壓發力,統籌協調各方力量,立足協作同頻、規劃同網、發展同盟,全力推動兩地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兩地公路交通、軌道交通、航空運輸等綜合交通運輸服務一體化發展,為加快西安都市圈建設,以及建設更高能級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而西咸新區地處西安都市圈的中心區域、核心位置。, 2月20日,記者從西安市交通局獲悉,去年以來,西安與咸陽持續推動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發展,堅持一張藍圖、一體規劃、同網建設、無縫對接,西安-咸陽互聯互通對外交通骨架基本成型。, 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而西咸新區地處西安都市圈的中心區域、核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