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我們利用任務間歇期組織各任務組練操作技能、練應急處置、練崗位協同,實施專業自訓、崗位分訓和任務合訓相結合的高頻度、小規模、多崗位模塊化訓練,實現了多類崗位的通用融合,大大提升了多任務并行情況下的任務實施能力。”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正高級工程師楊永安向記者介紹。,  在空間站任務大廳不遠處的另外一間任務大廳,科技人員正在組織對後續任務的聯調聯試工作,確保任務順利實施。當前,我國航天任務愈發密集,同步開展2至3次發射測控任務在該中心已成為常態,同時,這對我國有限的陸基測控資源而言也造成了不小的挑戰。,  為進一步提升軌道計算精度,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研究員何雨帆帶領他的團隊經過數月攻關,不僅對任務軟件進行了適應性改造和測試,還研發了一套備份軟件。每次軌道計算都會同時啟動兩套軟件,並對結果進行比對,以確保對外發送軌道的精度。,  9天前,此次任務因故推遲,對於軌道計算團隊來說,這不僅僅是“太空快遞”晚幾天“發貨”的問題,發射段配置與控制策略等關鍵參數都需要重新複核與計算。面對突髮狀況與陡然提升數倍的工作量,何雨帆副研究員邊鼓勵邊對他的團隊成員說:“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更要對別人負責,每一個数字的背後隱藏着多少人的努力,我們怎敢不認真對待”。,  “天舟一號與天宮二號交會對接任務中,地面進行了一定程度的遠距離導引控制等干預操作,而此次任務中,天舟二號與天和核心艙的交會對接則採用全程自主交會模式。”西安衛星測控中心高級工程師席濤告訴記者,“經過天舟一號任務對自主交會對接技術的全面驗證,我們已經可以較為放心地讓天舟二號‘自己找路’。在此期間,地面只對飛船的軌道及運行狀態進行實時監視計算,基本不會進行干預控制。”,  為進一步提升軌道計算精度,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副研究員何雨帆帶領他的團隊經過數月攻關,不僅對任務軟件進行了適應性改造和測試,還研發了一套備份軟件。每次軌道計算都會同時啟動兩套軟件,並對結果進行比對,以確保對外發送軌道的精度。,  據了解,與2017年實施的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的交會對接一樣,此次任務同樣需要完成快速自主交會對接,然而,相比於4年前的那次任務,地面則更加“放心”了。,  飛船發射10分鐘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走進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測控大廳,記者看到,科技人員正在源源不斷地接收來自天舟二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遙測數據,並將計算結果快速準確地傳至北京中心,為指揮部判斷兩器狀態、做出準確決策提供關鍵支撐。,  5月29日20時55分,我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約8小時后,天舟二號與前期發射的中國空間站天和核心艙實現了快速自主交會對接。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作為此次任務的軌道計算備份中心與測控網調度管理中心,成功實現了對貨運飛船與核心艙雙目標軌道確定以及飛行軌跡實時監視計算等工作。,  飛船發射10分鐘后,順利進入預定軌道,走進西安衛星測控中心測控大廳,記者看到,科技人員正在源源不斷地接收來自天舟二號飛船與天和核心艙的遙測數據,並將計算結果快速準確地傳至北京中心,為指揮部判斷兩器狀態、做出準確決策提供關鍵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