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显示,與西安順豐高陵中轉場和灃東中轉場相比,漢唐中轉場投入数字化、智能化分揀設備后,單小時生產產能提升54%。自8月15日,該中轉場試運營以來,日均夜間中轉件量從5萬件上升至30萬件,主要為陝西農副產品供給提供有效保障。,  “中轉場24小時運行,以前一條分揀線上要站十幾名收包工,大家不分晝夜‘三班倒’,親手打包發往全國各地的包裹……有了全自動分揀設備,減少了人工掃碼、人工供件等環節,改用系統與機器完成,不僅讓一件快遞的流轉速度和準確率更高,還減輕了我們的勞動強度與分揀難度。”在物流收包崗位工作2年多的渭南小伙王佳歡告訴記者,如今,一件快遞從進場卸車,到分揀后裝車最快僅需10餘分鐘。對於收包工而言,沒有了費時費力的勞作環節,只需動態巡視觀測,從傳輸帶滑落至打包袋中的快件數量達到三分之二時,綁紮好袋口為其貼上專屬的“二維碼識別條”,隨後無需搬運直接放上出港的傳輸帶即可。,  站在6.2萬平方米的順豐西安漢唐中轉場內,看不到人頭攢動、嘈雜鼎沸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傳輸帶高速運行的摩擦聲。場地配置的全自動化分揀設備,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前進,僅有幾名工人巡視機器運轉情況,負責處理不規則大件等特殊情況。,  記者看到,經過噴淋系統消殺后,進港貨車停靠在自動化分揀線卡口處卸貨,滿滿噹噹的包裹乘坐“傳輸帶”緩緩向上爬坡,來到智能分揀設備的頂端,在第一關卡“單件分離器”中,擺放凌亂的包裹被有序整理為一列,向“安檢機”處高速流轉;一個個包裹高效通過安全識別後,進入轉運最關鍵的分揀環節,通過無死角的“六面掃描”機器,包裹來自哪裡、去向哪裡一目瞭然;智能識別面單信息后,包裹通過“擺輪”分頭流入與目的地對應的滑槽內,前往蘭州、新疆等多地的277個卡口,隨後登上出港的貨車,一件快遞在中轉場的旅程便告一段落。,  集裝箱與卡車往來不息,快件包裹堆積如山,分揀收包小哥忙得不可開交……在人們的印象中,物流業不過是手搬肩扛、汗流浹背的“大老粗”行業。但隨着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以及現代物流企業的發展需求,不少郵政快遞企業“向科技要生產力”,通過應用無人化、自動化分揀設備,引入智能化車輛調度系統,推出綠色可循環快遞包裝等舉措,促使西安物流行業向數智化邁進。,  站在6.2萬平方米的順豐西安漢唐中轉場內,看不到人頭攢動、嘈雜鼎沸的場景,取而代之的是傳輸帶高速運行的摩擦聲。場地配置的全自動化分揀設備,正以每秒3米的速度前進,僅有幾名工人巡視機器運轉情況,負責處理不規則大件等特殊情況。,  物流行業發展向數智化邁進,  無人分揀顯神通,  昨日,在位於草灘五路南段的順豐西安漢唐中轉場,環形交叉、錯落有致的一條條智能分揀線正在蜿蜒運行,來自全國各地、大小不一的包裹在傳送帶上飛馳向前。偌大的中轉樞紐,萬餘件貨物流轉分揀,無需人工操作,包裹就能“零誤差”自動踏上奔赴千家萬戶的路……隨着郵政快遞企業爭相布局西安,一批数字化、智能化的現代物流產業園接連落地,為西安建設國家物流樞紐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無人分揀顯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