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師對我們很好,後來我從牡丹江嫁到西安的時候,途經長春,還去看望了考上東北師範大學的徐老師。”《中國電視報》上的作者徐貴明,或許就是60多年沒見的老師。,  “中國這麼大,同名同姓的人也是有的。”但繼續讀下去,高秀范發現作者的人生故事,竟然也和老師非常吻合。尤其是作者初中畢業后,通過自身努力,考上東北師範大學的一段經歷,讓高秀范心底燃起了一絲希望。,  “徐貴明……”,  那是一篇名為《砸鍋賣鐵也要供你讀書》的文章,作者徐貴明。高秀范的小學老師也叫徐貴明。20世紀50年代初,徐老師從遼寧鐵嶺來到高秀范的家鄉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成為她的班主任。在那個文化生活匱乏的年代,徐老師為這群林場的孩子帶去了知識與快樂。,  82歲的高秀范老人像往常一樣,打開最新一期《中國電視報》。讀報,是老人堅持了幾十年的習慣,閱讀空間、劇情介紹等等,都是她喜歡的內容。這一期,報紙開設了《重陽增刊》,刊登了不少讀者回憶父母的文章。高秀范邊讀着邊感動着,一個名字意外映入眼帘。,  “徐貴明……”,  2022年9月,陝西西安。,  一個名字一絲希望,  9月22日出版的第37期《中國電視報》推出《重陽增刊》,刊登了多篇讀者關乎家庭與父母的動人文章。觀察君聽說,增刊推出后,除了收穫眾多讀者好評,還帶來一份驚喜:來自西安的高秀范老人,通過《中國電視報》,尋找到了63年未見的小學老師徐貴明。,  一個名字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