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王嘉,  在種養殖戶眼裡,她是個能人。從沒接觸過網購的她,通過學習互聯網知識,帶領村民利用網絡了解市場信息,大膽使用網絡平台銷售農產品。在貧困戶心裏,她是貼心人。村裡的貧困戶生活條件較差,她积極推動落實低保、養老、小額貸款分紅、就業公益專崗等脫貧攻堅利好政策,使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實現整村全面脫貧。,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成績面前,她沒有陶醉、沒有滿足,在她的心中還有更遠、更高的“算盤”,大力發展三陽院村特色農業產業,讓百姓快步由小康奔向富裕,讓三陽院村真正成為灞橋一顆璀璨的明珠。,  加強了三陽院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她又积極帶領山區群眾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無公害蔬菜、小雜果等種植業,全村栽植1200餘畝優質核桃,改良優質櫻桃品種800畝,種植200餘畝蔬菜,優化嫁接500餘畝板栗,做強“栗溝嫂子”品牌。發展集體經濟,組織村民成立“生態雞合作社”,建成佔地300多畝、散養土雞20000餘只的養殖場,組建西安新時代農產品有限公司,養殖中蜂上百箱。發展鄉村旅游業,提升改造農家樂21戶,探索4戶民宿鄉村旅遊。經過幾年發展,村民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三陽院村已成為集休閑農業、農事體驗、田園觀光為一體的休閑度假村。,  在種養殖戶眼裡,她是個能人。從沒接觸過網購的她,通過學習互聯網知識,帶領村民利用網絡了解市場信息,大膽使用網絡平台銷售農產品。在貧困戶心裏,她是貼心人。村裡的貧困戶生活條件較差,她积極推動落實低保、養老、小額貸款分紅、就業公益專崗等脫貧攻堅利好政策,使戶均增收5000元以上,實現整村全面脫貧。,  三陽院村地處洪慶山腹地,是灞橋區最東端一個貧困山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村子經濟落後,村民收入偏低。要想富,先修路!劉芳賢為村裡硬化拓寬道路7.8公里,修復水毀道路7公里,擴建村“兩委”辦公室300多平方米,硬化廣場1000多平方米;協調電信部門,出資20多萬元修建基站,解決村民的通信難問題;安裝廣角鏡20個、路燈220盞,挖建儲水罐26個、鋪設管道30000米,解決500戶村民飲水難問題。村民們說,“要不是劉書記,哪有現在這麼便利的生活條件!”,  擔任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三陽院村黨總支書記以來,劉芳賢創新“1+2+N”村級治理模式,走出黨建引領的新路子,構建農村治理新體系,提升農村治理能力,開啟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农民變股民”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灞橋樣板”。,  她是村幹部眼中的“鐵娘子”,是村民心中的“女當家”,劉芳賢擔任三陽院村黨總支書記21年來,歲月在她身上留下太多痕迹。這位用洪慶山泉水孕育出的女能人,以超前的膽識和智慧,成為帶領村民奔小康的“領頭雁”,成為洪慶山上“一枝紅艷的丹桂花”。,  擔任西安市灞橋區洪慶街道三陽院村黨總支書記以來,劉芳賢創新“1+2+N”村級治理模式,走出黨建引領的新路子,構建農村治理新體系,提升農村治理能力,開啟了“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农民變股民”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灞橋樣板”。